近日,省民族宗教委下发通知,安排部署2022年5月全省宗教活动场所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活动和汛前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防范场所消防安全、汛期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场所人员安全、财产安全,持续维护全省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良好形势,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扎实开展火灾警示宣传教育。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期间,各地宗教工作部门要结合当前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以“防范火灾风险,守护平安场所”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一要开展消防安全提示。指导正常开展集体宗教活动的场所制作消防安全展板、墙报,张贴消防安全挂图、海报和宣传标语,有电子屏幕的场所常态性播出消防公益广告、消防知识短片、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宣传片等,形成浓厚的消防安全宣传提示氛围。二要普及消防安全常识。会同消防救援机构,向场所负责人宣传119火灾报警电话、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火场自救逃生等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关注@河南消防政务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登录“全民消防安全学习云平台”,积极参与线上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答题竞赛活动,提高消防安全素质。三要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场所违规用火用电用气、占用堵塞通道、停用消防设施、使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等隐患问题;积极会同消防、文物等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基层公安派出所,检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建立落实情况,以及建筑安全、消防设施、应急疏散等消防安全隐患,从严检查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违规留宿人员、搭建临时建筑和使用明火等问题。
做好场所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2022年防汛工作部署和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要求,加强场所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场所安全度汛,实现场所人员、财产安全。一是摸清重点场所底数。指导县级宗教部门、乡村“两员”,积极配合乡镇(街道)抽查复核宗教场所房屋相关指数,除排查场所房屋结构安全外,加强对场所场地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的排查,为后期出险加固、制定转移方案提供基础资料。二是着手度汛措施准备。各地尤其去年出现水毁场所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汛前有利时机,抓紧指导场所立即着手汛前准备,制定必要防范应急措施。去年受灾场所水毁房屋、塌陷院墙等没有整改到位的,要指导场所在汛前坚决整改到位,对水毁房屋和亭阁不能加固的,坚决予以拆除。三是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县级宗教部门积极会同有宗教场所的乡镇、村,组织场所制定防汛预案,参加相关汛情应急演练,熟悉所在乡镇划定的风险区、安全区的具体范围,熟知紧急状态下撤离程序和疏散路线。要在易受汛情影响的场所开展一次防汛预案演练,全要素演练汛前准备谋划、汛期应急处置环节,有效提升场所应急处置能力。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单位: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单位地址:郑州市正光路11号 豫ICP备2023006250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20 技术支持:大河网 邮箱:hnsmw@163.com